DEHUITAI NEWS

昆山德辉泰智能制造基地正式投产,年产能提升至 3000 台套

2025-09-04 访问量 | 1628
德辉泰 编辑

历经 18 个月的建设,昆山德辉泰工业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基地在昆山高新区正式投产。该基地总投资 10 亿元,建筑面积 8 万平方米,是目前国内规模*大、智能化程度*高的新能源装备生产基地之一。投产后,昆山德辉泰的年产能将从原来的 1200 台套提升至 3000 台套,可满足*新能源电池企业对高端生产设备的迫切需求。


走进这座现代化工厂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智能仓储区。50 台 AGV 机器人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,*地将零部件运送至各个生产工位,货架上的每一个物料都通过 RFID 芯片实现全程追溯。生产车间内,120 台工业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进行设备组装,机械臂的重复定位精度达到 ±0.02mm。通过数字孪生系统,每一台设备的生产进度、质量数据都实时显示在中央控制室的大屏幕上,管理人员可通过 AR 眼镜远程指导现场操作。


“整个基地实现了从订单接入到成品交付的全流程智能化。” 昆山德辉泰生产总监张明介绍道,“我们引入了德国西门子的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,将生产周期缩短了 40%,订单交付周期从原来的 12 周压缩至 7 周。通过设备物联网平台,我们可以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 3000 多个参数,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工艺,使产品合格率稳定在 99.5% 以上。”


在精密加工车间,记者看到一台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正在加工隧道炉的核心部件 —— 不锈钢风嘴。该设备采用德国海德汉光栅尺,定位精度达到 0.001mm,加工表面粗糙度 Ra≤0.8μm。“这些风嘴的精度直接影响烘箱内的温度均匀性,我们通过微米级加工确保每一个风嘴的孔径误差不超过 5μm。” 车间主任王师傅说,“现在整个加工过程都由系统自动检测,一旦发现超差立即停机调整,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。”


基地还配套建设了国内*的设备测试中心,包含高低温环境舱、振动测试台、电磁兼容实验室等全套测试设备,可模拟*各种极端工况下的设备运行状态。“每一台出厂设备都要经过 168 小时的连续运行测试,通过 2000 次的快速启停试验,确保在客户现场零故障运行。” 测试中心负责人介绍道。
据了解,该智能制造基地达产后,可实现年销售收入 25 亿元,税收 2 亿元,新增就业岗位 800 个。更重要的是,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,昆山德辉泰的核心设备成本可降低 20%,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新能源装备在*市场的竞争力。
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
181-6870-0279
微信沟通 预约沟通